深圳地铁 13 号线首通段百日 “成绩单” 亮眼:947 万人次见证品质出行新标杆

深圳地铁 13 号线首通段自 2024 年 12 月 28 日开通,百日运营累计运送乘客 947 万人次,实现零安全事故、100% 运行图兑现率。通过 “护航大使” 服务、智能化运维等举措,打造跨境通勤与日常出行的品质标杆,为大湾区互联互通赋能。

自 2024 年 12 月 28 日直达深圳湾口岸的深圳地铁 13 号线首通段正式通车,这条承载深港两地出行期待的交通动脉,在百日运营期内交出了一份堪称惊艳的答卷。截至 2025 年 4 月 7 日,线路累计运送乘客达 947 万人次,以 “零安全事故、100% 运行图兑现率、99.99% 准点率” 的卓越表现,树立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全新标杆。


在这意义非凡的百日运营中,深圳地铁 13 号线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,持续优化服务品质。运营团队累计发布 16 版列车运行图,灵活调整车站运营时间达 26 次,安全开行列车 3.5 万列次,总运营里程突破 18.5 万公里。其中,单日最高客运量达 12.54 万人次,各项核心运营指标均远超国家标准,充分彰显了全自动运行线路的高效与可靠。

以人为本,细节之处彰显服务温度

作为连接深圳湾口岸与高新科技园区的交通要道,13 号线每日承载着大量跨境旅客与通勤人群。针对这一特点,线路创新推出 “护航大使” 特色服务。由专业站务人员组成的服务队,不仅在早晚高峰时段高效疏导客流,还主动向乘客普及安全乘车知识,通过细致入微的引导,让文明出行理念深入人心。


“请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使用垂直电梯”“列车即将关门,请留意安全”—— 这些温馨提示,是站务员何蕾每日重复上百次的工作日常。面对深圳湾口岸站的大客流压力,她和同事们始终坚守岗位,从乘车指引到票务咨询,用专业与热情为每位乘客保驾护航。“看到乘客们顺利出行时的笑容,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” 何蕾的话语,道出了全体站务人员的心声。


这样的贴心服务,也赢得了乘客们的高度认可。家住香港的李阿姨每周都会乘坐 13 号线来深圳采购,她感慨道:“每次提着重物出站,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帮忙,这种关怀让人倍感温暖。” 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,13 号线还开展了 “卓越服务车站”“优秀神秘顾客” 等评选活动,通过量化考核、以评促优,在深圳湾口岸站打造出标杆级服务样板。自首通段运营以来,线路已累计收到乘客表扬信 230 封,见证了优质服务的累累硕果。

科技赋能,筑牢安全运营坚实防线

作为 GoA4 级全自动驾驶线路,深圳地铁 13 号线在智能化与安全性上实现双重突破。列车虽具备高度自动化运行能力,但仍配备专业列车操作员全程值守,他们如同轨道上的 “安全卫士”,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,对突发情况保持高度警觉。“系统虽能精准控制列车,但人为干预仍是保障安全的关键。” 乘务员何琎熹表示,他每日在列车折返时都要仔细巡查车厢,日均步行超 2 万步,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安全。


在幕后,车辆检修团队同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每一趟列车的安全。在内湖停车场,检修员们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,对每列投入运营的列车进行日检、周检和预防性维护。“全自动列车技术复杂,对检修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。” 车辆维修技术员董灿波介绍,自线路开通以来,团队已累计完成 549 次预防性维修任务。他们用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,为列车安全运行构筑起坚实屏障。


目前,深圳地铁 13 号线后续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。一期北段工程已顺利实现 35kV 及 0.4kV “电通” 和全线 “长轨通”,为线路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待全线建成通车后,13 号线将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网络,有效缓解中西部地区南北向交通压力,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注入新动能,持续书写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。